匠心是认真而细心的态度,是巧妙而独特的构思,是钻研而不懈的精神。时光里锻造的匠心精神,早已深植中国人基因,代代相传、不曾中断。而文物之美,决不在表面。一件文物承载的内容很多,其中蕴含的信仰、审美、想象,无不映照出饱含民族灵魂的匠心妙制。
上海博物馆馆藏中国古代工艺文物门类众多,包括玉器、漆器、金银珐琅器、家具、文房四宝、染织绣品、竹木牙角器等代表品种及中国少数民族工艺、民间美术、外国工艺品等,精品众多,久享声誉。
其中,玉器年代序列完整;漆器品类丰富多样;明清硬木家具品质精卓;文房以名家砚、墨为大宗;染织绣品富于江南特色;竹刻凸显文人造物精神。其余亦各有所长,颇具特色。
整器作菱形喇叭状,上下饰莲瓣,中部鼓腹上浮雕三条各具形态的蟠螭,底足内阴刻“乾隆年制”篆书款。
螭是龙的一种,谐音喜,象征吉祥,汉代以后与龙纹共同成为玉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之一。
有寿字纹、莲花、灵芝、荔枝、鸬鹚、螭、马、兔等吉祥纹样,刻工细腻传神,线条圆转柔和;而椅座几乎素面朝天,作风迥异。
朱缨,字清甫,号小松,嘉定竹刻名家朱鹤之子,不仅竹刻技艺超迈前辈,且书画皆工,为世所珍。
器身以浅雕、浮雕、透雕、留青等技法,表现刘晨、阮肇入天台采药,为两仙女所留,并在此行酒作乐的神话传说。
此香筒布局层次分明,人物神态生动,构思精妙,运刀娴熟,是罕见的艺术珍品。
在陈端友制砚中,“九龟砚”最为著名,其制作过程自年轻时期至生命结束,约三十年。
素髹漆器是最早出现的漆器品种,宋代素髹漆器制作工艺考究,元代在宋代工艺的基础上日臻完善。
奁呈八瓣莲形,盝(lù)鼎,深圈足,由盖、盘、中格、下格、底层五部分组成,层与层之间用子母口相合,原有金属镶扣,严丝密缝。
图中双鸭浮游于荷梗萍草间,尾有乳鸭相随,翠鸟、蜻蜓点缀其间;彼岸用石青,质感凝重;旁有白鹭、白蕖、慈姑、花草,色彩雅丽,线条精谨,具有莲塘的自然生趣,俨然院体风格。
石缝间织“江东朱刚制莲塘乳鸭图”款,“克柔”朱文印记。朱克柔以缂丝著名,其运丝如运笔,作品“古澹清雅,为一时之绝技”。
此图幅式较大,色彩丰富,丝缕匀称,缂丝紧密纤细,层次分明,是朱克柔缂丝中的杰作。
上海博物馆(微信号:上海博物馆)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,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。其它网站、客户端、微信公号如需转载,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,并注明“上海博物馆”版权信息。敬谢!
原标题:《上博70周年丨4K超高清纪录片《上博的至宝》第五集:“匠心妙制”》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